
发布时间:2025-08-27 13:27:14 作者:小编 点击量:
日前,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分会风景园林奖 (IFLA APR LAAWARDS) 揭晓,清华同衡共计申报25个项目,获奖21项。自2008年开始申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奖,清华同衡已经连续15年获奖,获奖项目共计达105项。
清华同衡遗产中心团队自2018年起担任景山街道的责任规划师,长期为街道各类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为街道的治理与发展出谋划策。2020年,东城区开展了“美丽院落”项目,黄化门35号院由景山街道申请成为试点,委托责任规划师团队对其公共空间环境的提升开展设计和实施。
作为老城公共空间再生和社区网络重建的一次有意义的尝试,该项目改变了以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开展设计实施的工作模式,责任规划师及属地社区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设计的提案和共建,伴随设计实施完成和大院环境的改善,居民对于社区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该项目荣获了2023年度IFLA社区类荣誉奖,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与责师共同去东京领取了奖项。项目是责任规划师、社区和居民的共同缔造,是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有效实践。
——北京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与街区责任规划师共同领取2023年度IFLA社区类荣誉奖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位于东城区中部,故宫东北角,毗邻北京中轴线,西至地安门内大街、景山后街、景山东街,东至东四北大街,北至地安门东大街、张自忠路,南至景山前街、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街道面积约1.72平方公里。街道共涉及8个社区居委会,包括:隆福寺社区、吉祥社区、黄化门社区、钟鼓社区、魏家社区、汪芝麻社区、景山东街社区、皇城根北街社区。黄化门三十五号大院位于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
景山街道在历史上兼具多重身份,在元明清时期均为皇城宫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皇室的机构集中区域,到清末民国时期,受近代变法新思想浪潮影响,开办京师大学堂,出现北大红楼、北京图书馆等重要地标,成为改革的前沿阵地。
黄化门三十五号大院作为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平房院落的缩影,面临城市空间的衰落和社区网络的衰退等问题。
1)随着城市空间发展,北京老城平房院落因为单元居住密度高,出现了自建房屋向公共空间的侵占。
3)部分原住民外迁,剩下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租户构成了大院内新的人员结构。“老街坊”的外迁带来社区网络(social network)的式微,进一步推动了公共空间环境的衰落。
责任规划师团队希望以黄化门三十五号大院为例,探讨旧城公共空间再生和社区网络重建的实施路径。
项目对于大院内居住密度和自建房屋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广泛摸排,统计了公共空间内生活必须空间和非必须空间的比例。在街道支持下,对公共空间范围的自建房屋进行了清除。
项目改变了以往政府制定任务书,设计执行实施的模式,通过各个阶段的公众参与,由责任规划师团队牵头,政府、居民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共同制定、不断调整细化设计目标与任务。
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完成了大院内基础设施的维护,居民用水便利和用电安全得到保障;堆放杂物的消极空间转变为社区健身广场和共享廊架,各年龄段的居民有了活动空间……随着项目落地,居民看到自主提案的落实,社区环境的优化,维护公共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日渐增多。
责任规划师团队建立了大院居民的微信平台,用于环境改善要点和公众参与活动的组织。居民甚至在群里找到了老邻居并传达问候,大院邻里关系网络得到修复和链接。
责任规划师团队希望通过社区历史文化的挖掘和教育实现社区身份认同感的修复。
在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居民搜罗了散落在大院角落的多块老城砖,将其用于景观墙面的砌筑中。采用老北京的传统工艺,对公共空间地面铺装、花坛、院落出入口坡道都进行了细致的考量,既还原老北京胡同的原汁原味,又兼顾了无障碍坡道、过道扶手等与老龄化居民生活密切相关需求,于微小之处增加了居民的对于社区的认同感。这个共同发现、场所建设和文化展示的过程,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到大院和周边胡同名称的由来,社区历史文化得以教育和延续。
在综合考虑居民诉求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设计选用老城历史上的多种乔灌木类型,用于大院 “花境”的塑造。责任规划师联合专家资源,在院内组织了北京历史生态、植物类型科普和养护方法的宣讲,得到了院内居民热情响应。7组家庭作为监护人,负责公共花坛的种植和日常养护,原本在大院内逐渐灭失的邻里关系通过共同美化社区的活动得以修复。
为解决居民生活空间难题,责任规划师团队提出了最小厨卫设计。并通过引入媒体关注,在属地街道募集到2万元公益资金,为80岁的苗奶奶家捐赠了一个兼顾洗浴、坐便、洗衣、储物的卫生间。试点验证了低投资实现居住公共完善的可能性,为老社区居住空间的自主更新和适老化改造提供样板。
黄化门三十五号大院环境提升工程是责任规划师与街道和社区共建的典型案例。街道和社区起到重要的作用,积极高效组织黄化门三十五号院居民参与访谈调查和自主提案,协助责任规划师逐步找到居民真需求,形成共识。同时在自建房拆除、公共空间实施建设等阶段,社区发挥属地优势,深入沟通,优化工作流程,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高效推进。
景山街道范围社会人士积极参与院落试点工作,包括提供公益资金,用于院内一处八十岁老人无障碍卫浴间的建设,为平房区低成本小面积实现院内基础厨卫空间提供了范例。
在黄化门35号院三年的实施过程中,责任规划师一直与居民、街道工作人员沟通和调整方案,尽可能的让改造能够贴近居民的实际需求,甚至是多渠道寻求社会资金帮助。随着项目的开展,责任规划师的认识和技能都得到了快速提升。
我曾迷恋美丽的线条与奇妙的空间,一厢情愿地设计着别人的生活,却忘了问一句对方想要些什么。在黄化门35号院项目里,我才真正学会倾听,探索街区和居民真需求,保证改造细节贴合真需求,真正实现了规划师的技术转型和视角转变。
通过参与社区营造,我学到了很多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提升了和街道、居民沟通的能力,尝试将政府、企业、居民紧密联系起来,“由表及里”将精细化治理工作推向更深入的层面,打通国家治理到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推进全社会的共商、共建、共治。
新自然、新村舍、新活力、——花溪乡村景观休闲活力带“三重奏”,贵阳,中国
原标题:《责师与社区共赞——北京景山街道黄化门社区与街区责任规划师共同领取2023年度IFLA社区类荣誉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联系我们
contact us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电话:400-123-4567
点击图标在线留言,我们会及时回复